2010年5月3日星期一

Iron Man 2 鐵甲奇俠



筆者不得不承認Ironman在首集開了一個不錯的頭,不論是不是Ironman的粉絲,也會期待Tony Stark向全世界宣認「I am Ironman」後發生甚麼趣事出來。然而『成也風雲,敗也風雲』,Ironman2背負了一個如此龐大(或複雜)的主線下,再加上新的角色和支線,整套電影有點崩潰了。


缺乏迫力
誠言,要將豐富的故事壓縮在一套電影裡本來並非易事,尤其Ironman2的主線圍繞著「英雄合法化」的問題,導演為了令故事『錦上添花』,加插了喪鞭(即Whiplash,個人認為港譯喪鞭甚得神髓…)這位大奸角來帶出英雄雖然捍衛和平,但英雄本身的私人恩怨其實才是最大的「國際問題」。題材不錯,但令人髮指的是喪鞭既然是一位不輸給Tony Stark的天才科學家,但犯罪手段真是低能得出奇。首先喪鞭與Tony家族的仇恨橫誇兩代,為父報仇籌備多時,開發出超級武器Whiplash,但在光天化日之下在賽車場上斬瓜切菜(很懷疑為何沒有FBI、SHIELD或SWAT之類的特警射爆佢個頭),而沒有後著,筆者可以大膽說一句其手段之低能真是近十年的美國英雄電影中難得一見(就連Batman4中扮演低能至極的冰凍人的阿諾都比佢聰明),電影唯一一位大頭目如此低智,實在很難談上迫力。

省掉一些令人費解的小問題,電影中部分角色的描述還真是不得不說「令人作凸」,例如喪鞭被捕後竟然沒有媒體報導他的惡行,而Hammer幫他逃獄的整個情節也十分簡陋,甚至還令人懷疑他去賽車場殺Tony是不是一個巧合,因為Tony是即興地踢走賽車手去當賽車手,而Whiplash電鞭本身甚為"礙眼",其威力削鐵如泥,但它又能纏繞Ironman的鐵臂及物件,而它用力揮擊電鞭(又或者叫喪鞭)地面時地面又無燒燬但又「鞭鞭有力(啪啪)」聲…果真奇特。Mickey Rourke雖然演技和造型十分搶眼,但考慮到他的角色在電影裡的大戰甚無魄力而又違反常理,其飾演的喪鞭整體而言就真的只有「喪鞭」程度。

故事中唯一的大奸魄力不足,大家當然會把重點放在其他角色上,可惜主要角色的故事線就感覺而言還是屬於過目即忘,例如Black Window直到故事完結,還是攪不清她故事裡她是不是花瓶;Justin Hammer淪為小丑一樣的軍火大亨;小辣椒與Tony的愛情線可有可無;至於War machine更是慘不忍睹,既然Ironman已身懷絕招,又何需War machine幫手…?

過於別扭
Ironman原著力求科學(又或科幻),期望在電影裡看到比第一集更厲害的新科技實屬必然,這點在電影中做到了,不禁令人對未來科技甚為響往,然而故事裡頭,對於Tony在父親的「遺產」裡找到「新力量」的情節,竟然會用科幻故事的大忌:典型「石中劍」的情節,實在令人咋舌。首先SHIELD無故提供了試驗型解藥,說Tony並未找出新元素,但SHIELD本身也並未開發出那種元素,那解藥從何來?更讓人抓頭的是,Tony父親生前受到當代科技的限制,何以想出如此別扭的開發概念圖,還要用未來先進科技才能得以解開的遺產?加上Tony要親自建造粒子撞擊器而又出現模件誤差問題(精密之極的粒子撞擊器竟然不靠專家建造,又兒戲到要用美國隊長的盾來墊位?),雖然種種問題觀眾並非不能自行想像填補,但不得不說既然電影時間有限,倒不如讓情節乾脆一點吧。

至於故事鋪排,雖然增加了不少低級和中級(Marvel迷才懂)的笑料,但為了解釋Iron的科技及Tony的失意情節,無奈地中段實在頗多廁所位,令觀眾「迷惑」的是,Tony的失意情節實在極無共嗚,老實地說,如果沒有參巧Ironman的電影資料,很可能真的令人費解,原來中段是花了頗多時間去描述Tony Stark如何苦中作樂,可能他的失落相對於地球上大多數的人而言還是甚為喜樂…

整體而言:中向偏正
雖然本文所描述的不足之處頗多,尢其第一集和第二集同樣花了頗多時間去解釋Ironman的開發與科技發展,對於非科幻向的觀眾而言可能會感到無聊,第二集的內容雖然豐富,但主線有點鬆散又缺乏緊張的情節,令人失望,然而筆者對電影的整體評價還是偏向正面,因為電影的世界觀不單札實,而且開始嘗試與其他Marvel英雄接軌,相信大部份觀眾也樂於Ironman裡不僅惡攪了其他英雄,而且將有英雄們短兵相接的情節;對於Ironman中的片尾隱藏結局,相信不久將來我們可以預見英雄們不再需要苦等數年才有續集,而是每年也有機會會看到他們的身影,即使擔任大茄也不錯。

PS:雖然流行3D電影,但2D版的中文字幕不用如此難看,且譯得如廝差勁吧…?

2010年3月28日星期日

Shutter Island 不赦島 故事解構






前言
不赦島是近年難得一見的精彩懸疑電影,故事內容有點像Silent Hill系列,充滿著非常多的不恊調感,然後在結局裡才得到答案,觀眾如果沒有超凡的記憶或非一般的心思慎密,可能就要看第二次或第三次才能攪清楚故事的內容,因為故事的提示並不明顯。可能很多觀眾也攪不清Teddy到底是無辜還是真的是精神病,而筆者的想法是偏向Teddy是精神病的,理由如下:

故事解構(透劇)
(一)
Teddy曾經是一名參加過二戰的戰士,他曾經目睹了納粹集中營頭領由於笨拙的自殺方式,並且讓他在自刎失敗一個小時之後才死亡(壞心腸的他踢走了槍,讓那位首領不能補射自殺),並且當有一個納粹俘虜由於緊張想要逃跑的時候,他所在的隊伍毫不猶豫地把所俘虜擊斃,所以可知他患上戰後軍人創傷症。(結尾醫生也有交待,還原回憶)

(二)
Teddy的妻子並不是並不死於火災,而是被他槍殺。他接受不了自己槍殺妻子的事實,所以令他人格分裂,分裂出一個正義的自己 - 調查官Teddy。(結尾回憶有交待)

(三)
醫生醫治Teddy的方法有三:第一是用一般方式,即是利用藥物和外科手術,但對他無效;第二是外科手術,即故事中提到的前腦葉蛋白切除,讓人失去記憶,失去直覺等,把病人變成一位白痴,但故事中的醫生們皆反對;第三是Role-play,創造一個病人所臆想出的空間,時間,讓他在這段幻想中逐漸情形,走出幻想,從而真正的意識到自己,於是,醫生們為了給Teddy一個最後機會,所以在電影裡上演了一個「角色扮演治療方案」。

(四)
Teddy在船上時,暈船,不喝酒,就可以看出,他的潛意識裡非常懼怕水,因為他的孩子正是被自己的妻子溺死的,博士請他喝酒,他拒絕,是由於他酗酒導致家庭生活不如意,這點從他結尾回憶裡就能看出來。
來到小島之後,小島上的獄警們如林大敵,Teddy對此不以為言,其實,獄警們防範的只是Teddy本人,因為他就是島上最暴力和危險的重犯。故事初一個繳槍的情節,可得知,Teddy對槍的熟練程度和他的「助手」是截然不同的,因為Chuck並非同事,他只是Teddy的主診醫生。而Chuck對此訛稱他是「文職人員」。

(五)
Teddy在盤問病人情節中可知道其實所有病人也認識他,且非常怕他,正如寫下Run的女人非常清楚Teddy正在玩角色扮演遊戲,問的人其實正是Teddy自己和他的主診醫生(助手Chuck),但她怕激怒了他們,所以只好支吾以對,並支開了Teddy的助手Chuck(醫生),寫下了Run,希望他能逃離這裡,因為好心的她希望他能面對現實,而不用進行前腦葉蛋白切除手術。

(六)
醫生開會中的情節裡,醫生們其實正「做戲」提示Teddy是有可能突破並調查最危險的C區,讓他找尋真相,但無意中他們漏了67號病人的口風,證明醫療失敗。

(七)
第一位被尋獲的Rachel 是護士假扮,用意是刺激Teddy自己不願意面對的真相,但失敗。然後Teddy可以如人無人之境一樣進入C區,正代表了他非常熟悉C區。後來跟囚禁中的George對話中可知,George已經明言這一切只是一個針對他的「遊戲」,他只是迷宮裡的白老鼠,Chuck是監視他的人,除非他意識到事情的真相,真正放下他殺害妻子事實,否則他將永遠離不開這個島,即永遠無法從自己的世界裡走出來。
Teddy問Andrew Laeddis到底是誰的時候,George明示了Andrew就是他自己,而且他臉上的那些傷也是拜主角所賜,因為後者曾當面指證過他就是自己所苦苦追尋的Andrew Laeddis,結果是主角不信,反而打到他毀容。明示失敗,結果George只好把最後的一切線索指向了主角心目中的「燈塔」。

(八)
在山洞中遇上的第二個Rachel是Teddy自己的幻想(教授最後有說明,他每晚做的夢的Rachel只是一個幻想,一個關於島上人體實驗陰謀的幻想),在自己所幻想的世界裡走了一遭的男主角,終於清醒的認識到了自己究竟是誰,事實的真相到底是什麼,而我們也從他的口中聽到了自己對於真實世界的認知。在最後的「燈塔」事件中,一切仿佛已經說明他已經在這種治療的方法下完全康復了。

(九)
電影中最後的高潮是在第二天的清晨,他的主治醫師,也就是他的助手Chuck,坐在他的身旁,卻意外的聽見主角仍舊叫他Chuck,仍舊跟他討論計畫逃離這個島的事,在醫生和院長眼神的交匯中,可以看出,Chuck認為主角的意識還是不清醒的,他們的角色扮演計畫已經失敗了。他們徹底失望,從而不得不讓他進行前腦葉蛋白切除手術。

然後,男主角站起來,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Which would be worse?To live as a monster...or to die as a good man.”當Chuck聽見這句話的時候,其實知道了主角的病已經完全康復了,只是,Teddy自己接受不了這樣的現實,他寧願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寧願在自己的世界裡死亡也不願意背負這那樣沉重的思想負擔而生活著。因此他選擇進行外科手術,To die as a good man,而Chuck最後只好尊重了他的選擇。

2010年3月10日星期三

穿梭現實與電影的交 替 - 「特務啤死羊」 ( 2009)

筆者看了這套電影差不多3個月了, 至於為何3個月後才動筆,就是因為這套電影太妙了,妙到3個月後的夜晚才恍然大悟!


概要
嚴格來說「特務啤死羊」並不算娛樂性十分高的電影,至少對於老美文化不太熱衷的人就笑不出來,情況就像「周星馳系列」一樣,如非香港人的話就很難有共鳴,因為電影的幽默取材自小說(※1)和現實,內容主要講述一位記者(Ewan McGregor)追尋『一個沒有人相信的事實真相』,而那個『真相』就是美國軍部其實有一隊超級精英超能力部隊,名為『絕地武士』(Jedi warriors, 真係同星球大戰(StarWars)一樣!),於是故事的主線就是這位記者巧遇了傳說中能「一眼啤死羊」的最強絕地武士Lyn Cassady(George Clonney!),然後又無啦啦被認定有『絕地武士』的潛質,被說服去完成一個不知道要做甚麼的絕地任務…

關鍵字:年代
如果不細心留意Lyn Cassady的回憶片段與年份(70-90年代),那麼整部電影的笑點可能只在於George Clonney的痴呆臉、一班嬉皮士式戰士和調侃星球大戰等低級笑料上。
然有趣的是故事講述超能力部隊建立於70年代左右,那是正處於泠戰(Cold War)最高峰時期,於是美國政府就開始研究很多莫名其妙的東西出來,例如現實中的星戰計劃(※2)和心電學(※3),前者曾被調侃為前美國總統列根的愛好,因為他是公認的星戰迷;後者則是極不科學的通靈人材研究與培訓,所以這部電影的玩味頗為有趣,因為故事的主題偏偏與歷史有關,且兩件大事都是流傳甚廣的「傳說」。

關鍵字:原力
原力(The force)可能是繼絕地武士後星球大戰中最出名的名詞,因為每位星戰中絕地武士都會用原力,而原力又分為光明原力、黑暗原力、統一原力及生命原力…總之就是很強的超能力。

故事中George自稱賣垃圾的Sell屎,其實真正的身份是絕地武士,用的是原力,至於練功方法就是每天練習用眼去盯死山羊,Ewan是美國記者,當然認為George是電影中毒男,所以不信。但當George講述越戰期間(註:70年代前),美軍其實已經成立了新地球軍(New World Army),每一位都是最強的超能力戰士,但由於得寵關係,所以被其他軍人陷害,有一票以上的人都想他們死。後來,George和Ewan這兩位主角被困於沙漠,又得之某人想將所有的新地球軍的成員殺死在沙漠中,於是George Clonney又說這一切都是原力的指引,是絕地武士的命運云云…總之Ewan就像一個傻瓜,莫名其妙地進行與採訪無關的事。

原力是否存在,故事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但當故事講述George的師父,絕地武士部部長Jeff Bridges在過去曾說「如果我們沒有研究而蘇聯有,就大件事。」來說服政府投資心電學,舉辦無厘頭的課程,直到20年多後當Jeff 遇上了Ewan才告知:「其實George一直戴著的最強絕地武士之証,並不是鷹毛,只是超市的一條雞毛。」,電影才隱侮地交待其實絕地武士是一個騙局,Jeff只是騙人工,呃飯食。諷刺的是George竟然練了令政府相信的本領,令騙局維持20多年(※4),而受害者只有George。

後記
電影除了荒誕離奇,其實虛構成分很少,很多情節是實際發生過的,當然,筆者是近期終於讀完《電影中可能的物理學》(※5),一書才印證出來…電影好像荒誕,其實正表示現實就是非常荒誕的。真的有美國士兵想用穿牆術和讀心術在戰場上一展身手,也真的有人每天都在練習用眼睛殺死山羊的特異功能。而這套有戰爭、科幻、喜劇,甚至是記錄等諸多元素的電影,主旨很可能在於揭示伊拉克戰爭就是這麼荒誕、這麼可笑、這麼沒有邏輯…

(※1)改篇自Jon Ronson,The Men Who Stare at Goats,其實是美國厘語,意思是「一個人只需要盯著山羊,就能把它殺死。」

(※2)現實中的確存在,星戰計劃的核心內容是:以各種手段攻擊敵方的外太空的洲際戰略飛彈和外太空太空飛行器,但後來證實「星戰計畫」計劃只是美國政府為了拖垮蘇聯而採取的一種宣傳手段而己。

(※3)(※4)又稱為星門計劃,在現實中的確存在,核心內容是研究心靈感應,訓練出一批靈能者與敵人鬥法,後來証實計劃行了二十多年,訓練出3名靈能者,耗資2000萬美元,1995終止計劃。
故事中中情局(CIA)想利用George的「通靈原力」去找出恐怖分子位置,人質綁架等,並非虛構。

(※4)《電影中可能的物理學》(Physics of the impossible) , Michio Kaku.

2010年3月9日星期二

Up in the Air「寡佬飛行日記」(2010)

Up in the Air 在港版譯作「寡佬飛行日記」,台版則為「型男飛行日誌」,筆者很少認為港版譯得比台版好,但這一次真的不得不認為寡佬確實比型男恰當多了。

50% - George Clooney
可能筆者對於George Clooney裡的「特務啤死羊」(The Men Who Stare at Goats)印象太深刻了,所以"Firing-Man"對最印象深刻的是對白,而不是演技。雖然這套電影的成功,有50%在於於他的表演…
對白有很多值得一提,但最精彩莫過於他本人對自己的職業作出了一個精闢的見解,內容是引述「神曲」的冥河渡船人對白,說他們的職責只是『把地獄(Limbo,地獄之門)變得不那麼可怕…用渡船幫助受傷的靈魂…直到希望之光隱約可見…然後踢他們下水,讓他們自己游泳…』,諷刺地,他令我想起了「禮儀師的奏鳴曲」的主角,內容總是用言語去美化一些不受歡迎的職業,其實那是一種自我安慰。

20% - Vera Farmiga
Vera Farmiga非常有趣,她十分成熟、誘惑而有吸引力,很可能在人生中你會遇到像她一樣的人,再想像一下她,又會發現其實對她一無所知,然後產生了不可能的憧憬,成為洞悉自己的機會。

George Clooney因為「職業病」而害怕與人相處,只能靠追求飛行哩數來獲得心靈的充實,直到他遇上了一個旗鼓相當,還要比自己弱一點點的女性同好(好飛行哩數)時,他就像遇溺的人看見浮木一樣,不顧一切愛了起來。

當一切都清晰起來,知道對方只是自己幻想的鏡花水月時,George Clooney才知南柯一夢。
(值得一提的是,當Vera接受George對於「收集VIP卡」是「出於忠誠而非低俗時」,George竟然被迷倒了,因為他終於找到知己)


15% - Anna Kendrick
也許筆者看了很多電影,所以總覺得George Clooney is George Clooney, like Cary Grant was Cary Grant.有時實在攪不清他是做戲還是這是他們的生活,也可能是電影中的所有角色都太成熟了,所以像Anna這種典型的幻想家,初初認為「炒人」與「拋棄別人」是一種非常普通的事情,可是當事情發生在自己的時候,就和任何人一樣,完全崩潰。


幸運的是,她遇上了George,雖然前半段的她把George的生活「砸壞」了,然後又全盤否定George生活哲學的人,可是George還是很提攜新人,把自己關切的情感表達出來,然後還安慰這位失戀的菜烏…然後給一位年輕人一個機會,轉行。

2010年2月28日星期日

從神學趣談但丁筆下的地獄…!




儘管很多朋友也了解Dante’s inferno這款遊戲是由詩人但丁筆下的神曲改編而成,但當各位玩家在詩人筆下的地獄中奮勇作戰時,又有沒有興趣了解詩人但丁眼中的「地獄」與神學眼中的「地獄」是否相同呢?



但丁仍然是但丁

很多朋友也認為Dantes inferno的故事與原著《神曲》相距千里,因為原著中的但丁是詩人(※1),遊戲中則成為軍人,別看EA Games將但丁改為十字軍是純為遊戲考量,但丁其實生於十字軍東征之後,歷史中十字軍雖然以宗教為名義,但真正的動機其實出於經濟侵略,所以但丁當時寫《神曲》一書諷刺羅馬教會的統治,與EA Games將「詩人但丁」改為「十字軍但丁」一併考慮,就會發覺《神曲》的神韻並沒有很大的抵觸。(※1)

不要以為但丁胸部的十字型布條純粹是「懶型」的設計,在基督信仰中,十字架代表了背負十字架的贖罪之意,如果但丁並非「執迷不侮」,那麼十字架理應縫紉在背上(這裡先不管他能否DIY)。然而,他把十字型布條縫紉在胸前,那麼就符合《地獄篇》中但丁依然充滿罪惡,儘管他視十字架為正義,其實胸前十字架正是「冒基督之名行使罪惡」。

地獄並不是地獄

《神曲》與遊戲中的地獄也有一個很大的特徵,就是地獄像一個漏斗,從上到下愈來愈小,所以你會發覺遊戲前期的場景氣勢磅礡,但後期的場景好像愈來愈小家,甚至最後數層的地獄實在有偷工減料的嫌疑…雖然我們無人能真正地去遊地獄,但從神學去討論地獄的話,但丁筆下的地獄其實有錯得離譜的嫌疑,最明顯的一點,是基督信仰裡雖然罪分大小,但大小之別乃在於是否「明知故犯」,七種罪之間無分輕重,所以,縱慾(Lust)不可能比暴食(Gluttony)犯的錯輕,我們也不可能認為背叛(Treachery)是所有罪之中重為嚴重。再加上如果所有罪孽所犯的次數是平均的,那麼我們不難想像,地獄一定不會像一個漏斗型的,瘋狂一點,它甚至不應該是3D的。(※2)

罪不等於罪

在現實中相信大部人也會聽過「七宗罪」(※3),遊戲中,但丁在地獄中所看到的罪何止七宗,就如幽冥地獄(Limbo)中但丁會看見無信仰者(例如撤拉丁)和被未受洗者(嬰兒大軍)追殺,又或者在罪惡之囊(Malebolge)的十種罪人,整隻遊戲中所列出的罪行種類筆者保守估計超過二十宗以上。這個聽起來好像互為關連但又好像有所衝突的觀點,其實在《煉獄篇》中會得到解答。不過,由於聖經中沒有明示煉獄的存在,所以筆者斗膽地假設,但丁筆下所描述的「罪」其實都是源於七宗罪,即憤怒、貪食、驕傲、懶惰、縱慾、嫉妒、貪婪。古惑一點,但丁把七宗罪拆成這麼仔細,實有借古諷今的味道,例如諷刺當時的掌權人物和機構,並以他自已的觀點去品評古今人物,又例如罪惡之囊及背叛被寫為地獄中的最底層,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所生活的時代意大利一直處於政治黨爭中,相對地貪吃和縱慾所帶來的影響就比較輕了。(※4)這類附帶一提,雖然遊戲中縱慾的頭目是埃及豔后與安東尼,頗有玩味地雖然他們是「色慾界的名人」,但考慮到但丁的地獄觀,其實他們更應該被丟入背叛或罪惡之囊,既然貪食可以找地獄三頭犬(Cerberus)作為頭目,那麼筆者認為大可考慮阿斯莫德(Asmodeus) 取而代之。(※5)

後記

正如大部分人一樣,筆者起初並沒有對但丁地獄抱有太大的期望,可是當完成了遊戲,並觀看了它的電影版後,就開始萌生了「其實非常不錯啊!」的想法,好比縱慾層之中的場景與怪物嘔心無比,令人了解但丁筆下所謂的在颶風中「相擁至死」;而結局中,看到但丁胸部的十字型布條終於掉下,化成蛇後逃去,象徵了但丁終於脫離罪惡,由Beatrice的愛從困境中擺脫出來,其抽象手法也表現了《地獄篇》中但丁呼喚心靈世界的善的真諦,雖然遊戲性比不上God of War,但深度和娛樂性又比原著不遑多讓。


Reference
(※1)但丁不單是詩人,事實上他是擔任官員與宣傳者的角色,只可惜他是比較失敗的PR界人員,最後被放逐,在意大利漂泊,所以將他改為武功高強的十字軍戰士,筆者認為並無不妥。

(※2)基督信仰中定義下地獄的死罪往往指不可寬恕的大罪,然而有趣地罪行之間其實是等同的,所以理論上定義人的罪其實可用多寡來決定,理論上年齡愈小,所犯的罪孽就會愈輕。至於為何未受洗者的嬰兒會下地獄呢?筆者認為是遊戲攪錯了,姑且網開一面…

(※3)七宗罪又稱七大原罪,相對的是七大美德,由聖神七恩中變化出來。七大美德是謙卑、慷概、適度、貞潔、善施、熱心、溫純。當然,在遊戲界中曾提及八大美德的,便是RPG界的經典:創世紀(Ultima),不過所謂第八大美德,「公平」不等如公正…

(※4)如果對埃及豔后(Cleopatra VII)有一點認識,就會知道她所犯的罪除了通姦,還有殺子、奪權,甚至背叛祖國,由此觀之,她掉入最底層的理由實在非常充分。

(※5)阿斯莫德(Asmodeus)是司淫慾的惡魔,原出於基督教中,並不是很重要的惡魔。他獨佔喜歡的人類女子,殺掉所有與那女子成親的男子。最後被大天使拉斐爾施計逼出原形,逃往埃及後被大天使加百列擒住。直到中世紀的魔術書中才被大量使用作惡魔的代名詞,如"復仇公子"、"淫慾公子"等。

再次強調,遊戲愈後期,旅程會愈來愈短…囧

2010年2月22日星期一

A hardcore player confession



Life does not have continue...


An over 30years experience gameplayer,Brain,regretted his life spending much time on the games.He clarify his meaning by the anime.To advise people do not repeat his fault.

This film has quoted many famous games in the world,such as WOW(World of warcraft), Facebook, Mario and Magic(Magic the garthing).And you may feel many game humor form this film to prove that the producer is really hardcore player.Anyway,pleas enjoy the film and remember this "game" you only got one life.

2010年2月9日星期二

《The Road》


由於不曾讀過《The Road》的原著,所以筆者很害怕寫這篇文章時會曲解了當中劇情。不過,單憑這套小說改篇的"末日"電影,它能給予觀眾的新體驗,已經超越「末日電影」的範疇。

故事概要

故事大概發生在文明毀滅之後,生存下來的父子面對甚麼食物也沒有的廢墟世界,父親只有不斷向南走的目標,尋找活下去的希望。

「無」的普世意義
這套電影最奇妙之處就是沒有「背景」(如果發現有Hints,請告知),故事沒有交代文明為何被毀滅,而且也沒有洪水猛獸及背景音樂,世界只有人類,就再沒有其他動物(但有狗…),於是食物就成為極其珍貴的資源。
父子兩位主角,「父親」(father)和「兒子」(Son),沒有名字,故事只有描述父親見證了文明的毀滅,然後就帶著兒子穿過寒冷的城市廢墟、荒蕪的沙漠中一路南行,希望見到溫暖的海岸,尋找生活下去的可能,因為世界已經荒涼,除了肌寒交迫,就是吃人的人。

對於電影的「百無」,在筆者眼中這其實算一種普世意義,例如父子無名,代表了「他們」超出了電影故事中「主角」的範疇,他們可以是你我當中任何一人,「父親」像一個「焦慮」的化身,他唯一生存的目標就只有兒子,不停地在末日中掙扎;「兒子」像一個「希望」的化身,他總是希望遇見「好人」(※1)。

後記
推薦喜歡看災難末日或Cult片的人,《Road》裡充滿了很多精彩的描述及暗示,但礙於故事有非常多的「化身」,為免透劇,唯有在此停筆…


(※1)故事開始時父親往往理直氣壯地教導兒子「我們不會吃人,所以我們是好人!」,但當旅程愈來愈嚴峻時,「We're the good guys, right?」這條問題對父親而言卻變得愈來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