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11日星期三

遊戲飯局(B)


二零零九年二月二十五日晴

這一次的晚飯我有一點期待,原因當然是受邀去一所特別的餐廳內,那正是位於何文田文福道的趣屋餐廳(Cheer-O Cafe)。雖然道上只有它一家,但是餐廳在街上不算鶴立雞群,其門面異常低調,換言之,就是路過也不會發現那一種的餐廳。看這一所如此昏沈的餐廳,不錯,這一次的主角就是它。

還記得小時候看見這種門面時就有一種不好的感覺。不好不是它對我有甚麼童年陰影,只是覺得它不是龍蛇混雜就會是人滿為患的那一種。也許我是受八九十年代香港草根電影的橋段影響,印象總是,不是黑社會講數架步,就是客人大打出手的地方(就是年青成龍元彪那種)。當然,現在不會有這種莫名其妙的感覺,然而我選舉餐廳就是總會有意無意避開這種門面的,想必是深受草根電影影響,無疑,這一次正正給予我很特別的印象。

如果電影裡的酒吧型餐廳往往不是給人極度泠清又或是極度吵鬧的話,那麼這家餐廳也就屬於當中異類。時值九時,餐廳的入口正設有一個極其昏暗的露天花園,花園設有室外座位,不少人正在當中吃飯聊天,穿過露天花園,進入餐廳裡,那裡更昏暗了,餐廳座無虛席,然所有人的目光正落於一個滄海桑田的歌手上,他唱著不知名的老歌,我想大概也是七八十年代的歌手,氣氛靜溢,顯然這是一個蠻特別的體驗,「無聲」而「有聲」,歌聲悠揚,所有客人的精神也放在歌手身上,而一些熱情的客人又隨著音樂跳舞,這正是非常奇特的構成。

這種類似的經驗我在上海也嘗過,那是一所非常大的歌劇院式酒家,供客人吃飯的二層有一個大的舞台,不斷上演著一些經典老歌與音樂舞蹈供客人欣賞。然而這一次的經驗與上一次不同,因為那些表演與客人並無聯繫,燈光充足,所以極其量也是點綴餐飲罷了,而這一次奇特在,所有的客人明顯地也是為音樂而來。

細心一想,這正是香港人永遠不能解決的心結。看那急速的生活節奏,與那充滿內涵的飯局。不論是知心好友、交際應酬,甚至情侶交流,無一不是用吃飯交流。
每一次吃飯也代表與一個目標交流,無疑這所餐廳對香港人來說真是可怕極了,那位老派歌手放盡聲喉,那些客人個個拍手,那些「外人」在這餐廳吃飯,真是極度煎熬。煎熬不是怕人怒目相向,而是怕自己聲不夠響,對方聽不到我談天說地,這餐飯就變得虧本,虧甚麼天知道,只肯定心靈虧損就是了。

平心而論,餐廳食物不算出色,頂多就是港式西餐水準,絕不特別,然而看著那露天花園的雙人鞦韆(後來才知那是後門!)和那種客人與表演者的緊密關係,才能感受到,人與人的交流其實不需語言和飯局,利用靜默也能表達心情,也許這種氣紛才是我們需要的心靈雞湯。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